华夏国际 涂云东:坚持做着自己热爱的事丨光华40周年
华夏国际
2025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迎来四十周年院庆。四十载春华秋实,北大光华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浪潮中应运而生,也在这一进程中不断成长与蜕变,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这四十年,是北大光华不断迈进的四十年。以厉以宁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光华人留下的教育理念,历经岁月的沉淀,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光华人。
为庆祝这一重要时刻,学院将围绕光华40周年推出系列回顾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每一位讲述者都将带领我们回溯光华的过往岁月,重温那些重要的历史时刻、关键的发展节点,以及他们在光华的亲身经历与深刻感悟。他们将分享在学术研究道路上的探索与突破,讲述如何以智慧和汗水为光华的学术大厦添砖加瓦;他们也会畅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点滴故事,展现光华如何为社会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术人才及商界领袖……
让我们跟随他们的笔触,走进光华的四十年,感受学院深厚的底蕴、蓬勃的活力与不变的初心。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回顾往昔,展望未来,共同见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迈向新征程的坚定步伐。
坚持做着自己热爱的事
涂云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
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联席教授

还记得,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创始人刁锦寰先生有一次回访光华,那时他已年过八旬,脸上总是乐呵呵的,步履缓慢,却坚定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行。
和刁先生共进午餐,陪他一道走走,我心里莫名地很受触动——他的背影,让我记了很久,也让我明白了 “享受自己所做之事” 的重要性。学院成立40周年,我与学院也同行了12年。来到光华,并在光华坚持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我感到非常幸运。

与光华的相遇
2012年,我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踏上了回国寻找教职的旅程。彼时,光华管理学院正在招聘,对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人才有着迫切需求,我便第一时间投递了简历,最终在同年6月正式入职光华,在学院的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开启了学术生涯的新阶段,也开始了我与光华十多年的不解之缘。
“因思想,而光华”,初到光华时,我被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所打动。同事们大多有着海外留学背景,他们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更拥有国际化的视野与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学生们也让我眼前一亮,我能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热情,这也激励着我全力以赴地投入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我清晰地记得华夏国际,第一年我教的概率统计课程是全程英文授课,学生们不仅听课毫无障碍,还积极提问、踊跃互动,课后更是常常围着我探讨学术问题。
学术研究中的学院支持力
在光华的学术生涯中,我的研究兴趣与方法经历了显著的转变。博士生阶段,我专注于非线性建模以及时间序列数据的建模分析,这一研究方向受到了我的博士导师Tae-Hwy Lee和Aman Ullah两位教授的深刻影响。加入光华后,我逐渐将研究重心转向了中国经济数据的建模与预测。这一转变,一方面源于时任系主任陈松蹊教授的研究兴趣对我的影响——他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建模与预测,这与我的研究兴趣重叠,产生了合作的契机;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与复杂特点,也让我渴望进一步探究其规律与数据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我遇到了诸多挑战,如数据的可得性与质量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开始关注大数据中的高维数据建模问题,并尝试在这一新兴领域中寻求突破与创新。
科研探索不总是一帆风顺,光华为我和同事们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与有力的支持,在学术道路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世界一流、领先的学术平台,光华有卓越的行政团队以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这里,我无须为研究之外的琐事分心,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术探索中。定期举办的学术研讨、学术会议以及光华时间序列论坛等交流活动,为我提供了与国内外顶尖学者交流互动的机会;特聘教授的加入与交流、知名学者的访问与报告,更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受益匪浅。
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的发展经历了诸多重要的变革与进步。在 2022 年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成立 20 周年之际,我们邀请了全国著名的学者齐聚光华,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对话,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心里的感动,和对未来满满的期待。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学院对商业分析、数据科学等项目日益重视,相关课程的需求大幅增加,我们的教学压力也随之增大。学院亟须招募更多相关学科的新兴人才,来增强我们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力量,期待未来在这个方向上有更多光华人一道前行。

与光华学生们一同探索前沿
我从入职之初就开始指导博士生,也给本研同学讲课,深刻感受到光华学生们的优秀。这种师生互动不仅有助于学生们的成长,也让我在思考建立自己的研究团队、培养高质量博士生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过人的聪明才智、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对研究的热情,让我在指导他们的过程中,也不断反思与进步,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在光华就职期间,我们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时间序列数据的建模分析上,特别关注非线性、非平稳性以及高维度三种复杂特征。在宏观经济预测、价格指数建模、网络数据分析以及股票市场预测等领域,我们的研究成果为提高预测准确性、优化决策提供了新的支持依据。在此仅介绍我们对后两种特征的研究。
在非平稳时间序列研究方面,我与学生深入探讨了虚假回归与协整问题。我指导的博士生林颖倩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世界前沿的研究成果,其相关论文于2020年发表在计量经济学的顶刊上,为识别经管研究中的虚假回归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我指导的博士生王莹于2022 年进一步完成了关于非线性虚假回归问题的论文,为解决非平稳时间序列中的复杂数据分析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高维时间序列研究领域,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高维因子模型是该领域的关键研究方向之一,我指导博士生马辰辰完成的两个研究成果在2023年发表,为带有结构不稳定性的高维数据中的公共信息提取与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此外,我们还关注如何从高维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于预测,2022年毕业的博士生汪思韦在其博士论文中,对高维非线性因子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高维数据在经济学与金融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我心中的光华与光华人
我心中的光华,首先是孕育和托举理想的地方。我的同事们以其卓越的学术追求与前沿的研究成果,树立了榜样。他们在顶尖期刊上发表的大量论文,不仅展示了光华的学术实力,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与研究范式。这种对卓越的不懈追求,是光华学术传承的核心精神,值得大家共同学习与传承。
其次,光华人始终关注前沿科学热点、社会热点以及国家重大战略方针政策,具有敏锐的学术嗅觉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将学术研究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智力支持。这种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是光华学术传承的重要内涵,也激励着一代代光华人关注国家发展,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最后,北大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为光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撑。光华学子更应具备强烈的使命感——无论未来从事何种工作,都要以国家的发展为己任,关注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扎根社会实践,提出解决方案,努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光华已经走过四十年辉煌历程,跻身世界知名商学院之列,这离不开前辈耕耘。我们更应当珍惜平台与机遇,全身心投入,提升自我,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学者、探索者,勇敢地向前奋斗,也享受当下正在做的事情。相信未来的光华,必能再创辉煌,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奔赴下一个四十年。
涂云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和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联席教授。入选首批“日出东方”北大光华青年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2024), Econometric Reviews Scholar(2024),三次获评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7, 2021, 2024)。曾获世界计量经济学会(Econometric Society),加州计量经济学会议等学术组织提供的青年学者研究资助以及Phi Beta Kappa International Scholarship Award。五十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Econometrics(12篇),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2篇),Econometric Reviews(7篇), Econometric Theory,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5篇),Statistica Sinica(2篇),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and Data Analysis等国际专业杂志。著作教材《时间序列分析》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22年9月出版。理论研究领域涵盖非参数/半参数计量经济模型,模型选择和模型平均,网络数据建模,金融计量,信息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检验等;应用研究包含宏观经济预测,价格指数建模,网络数据分析,股票市场预测,生产率建模等。
来源 |光华40周年史册编写组
排版| 李珅
审阅| 塔娜
近期发布:
翁翕:光华四十载 砥砺志敢当丨光华40周年
虞吉海:拥抱未知挑战,追逐自由之旅丨光华40周年
张庆华:在光华发掘学术的光芒丨光华40周年
马化祥:从初创到卓越丨光华40周年
满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掌柜配资 华泰证券:7月15日融券卖出2.49万股,融资融券余额65.07亿元
- 下一篇:没有了